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bbin国际平台 > 媒体关注

[广西日报]广西首例外籍人士器官捐献成功 俄罗斯女子捐献器官救治4人

2022-11-25 10:35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梁 莹? 通讯员 韦 娜

11月16日,一场特殊供体的器官移植手术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紧张地进行着。供者是一名30岁的俄罗斯姑娘,她的肝脏、双肾将为4名广西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而此时此刻,帮助她完成这一心愿的丈夫在手术室外泣不成声……

当日,两台肝移植手术成功完成;11月17日下午,两台肾移植手术也顺利完成。据悉,这是首例俄罗斯籍人士在中国进行器官捐献,也是首例外籍人员在广西进行器官捐献。

分离3年,相聚却突发意外

11月16日,俄罗斯姑娘妮卡(NIKA)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

2018年,妮卡与广西贵港男子欧阳先生相识相恋,不久后便结为夫妻。2019年,欧阳先生陪妮卡到俄罗斯看望母亲,后先行回到了广西。因各种原因,夫妻俩分居两地,一等就是3年。直到今年10月30日,妮卡终于再次来到广西。

见面的喜悦才过去不到3个小时,从南宁返回贵港的路上,妮卡在高速路服务区突发急性肺动脉栓塞,心跳呼吸一度停止。虽然经过心肺复苏抢救了回来,但已造成了不可逆性的脑损伤。从贵港市当地医院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尽管经过多方抢救,医生还是最终宣布妮卡脑死亡。

“那就做器官捐献吧,让我知道她还留在世上,让我觉得她还陪着我,就是这个念想一直支撑着我勇敢面对妮卡的离去。”妮卡比欧阳先生小8岁,两人曾谈及器官捐献事宜,都有这样的想法和意愿。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欧阳按照两人曾经的约定,做出了捐献器官的决定,希望爱人能以另一种方式留在广西这片土地上。

跨越国界,多方全力促成善举

外籍人士捐献器官并不容易,此前广西从未有过先例,国内也属少见。在妮卡家属、广西红十字会、医院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办公室(OPO)以及重症医学科等多方努力下,终于促成了这一善举。

完成器官捐献必须要获得患者直系亲属同意。妮卡的父亲已去世多年,母亲也是个非常善良的人,领养了5个孩子,而妮卡是她唯一的亲生女儿。“我说,妈妈你可以骂我,可以怪我。她妈妈却说,这是妮卡的选择。”最后,欧阳先生征得了妮卡母亲的同意和支持,自己也签字同意器官捐献。

亲属关系证明、授权委托声明、捐献所需材料、俄罗斯驻中国领事馆去函……一切流程、材料均合法合规后,才启动了供体分配程序。

生命接力,大爱留在八桂大地

11月16日上午,传递着生命希望的器官移植手术如期进行。在场所有医务人员站立两旁,深深地鞠躬致敬,对这位捐献者及其家属表达最深的感恩和致敬。

按计划,妮卡的肝脏将劈离式移植给一名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青少年和一名肝细胞癌患者,两个肾脏分别用于救治两名尿毒症患者,4名患者均为广西人。其中,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青少年若不能及时进行肝移植手术,将可能面临死亡。

器官移植科董淳强主任医师、董昆副主任医师、肝胆外科余水平主任医师带领器官移植团队接连与死神“作战”,在经历了近10个小时后,两台肝移植手术已经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指标良好。

“爱是不分国界的!”董淳强表示,外籍人员作为供体本身对手术是无影响的,随着移植药物和移植技术的进步,手术后的排斥治疗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会因为是外籍人士导致出现排斥概率增大。

11月17日,在医科大一附院移植团队的努力下,两台肾移植手术也顺利完成。这位善良的俄罗斯媳妇妮卡,她的生命在八桂大地上得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延续。“她换了一种形式,永远陪在我身边。”欧阳先生说。

延深阅读:

据统计,自2011年7月广西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以来,截至2022年11月14日,全区累计实现遗体和人体器官(组织)捐献3406例。其中,器官捐献2892例(含器官捐献时捐献遗体角膜案例),捐献器官8000多个,捐献例数位于全国前列,遗体捐献372例(含遗体捐献时捐献角膜案例),单纯眼角膜捐献142例。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